快捷搜索:  

大明宣德炉真品鉴定

广告

#清宫旧藏大明宣德炉故142854明代二级乙通盖高27cm长21.2cm,宽17.5cm,清宫旧藏(古物研究所留平文物)长方委角式,圈足,有盖,盖镂空双龙凤纹云纹。盖钮为云龙造型,龙鎏金,腹饰一周龙,海兽及海水纹,鎏金狮耳衔环,圈足饰鎏金莲瓣纹,器外底有减地阳文楷书大明宣德年。

宣德炉是什么1、明代宣德炉与景泰蓝的特点是什么?

明代金工代表景泰蓝和宣德炉景泰蓝是珐琅工艺与金属工艺的复合工艺,正式学名应为铜胎掐丝珐琅。人们认为初创时只有蓝色或认为景泰年间多用蓝釉作底色,故称“景泰蓝”宣德炉时明朝王室祭祀宗庙及陈设玩赏的铜制器皿。现所称宣德炉,其实并非都是炉,也许大多数人不知道宣德炉还包括鼎、鬲、簋等形状,然而真正值得观赏收藏的炉,却只有二三十种。

宣德炉是什么2、宣德炉内堂有三个孔是什么

铜香炉内堂三足有三个小洞不一定是真品哦,因为有三个小洞是特意设计的铜香炉是铜做的焚香器具,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品。铜香炉虽然质地相同但是不同时代的能工巧匠们却把他们做成了作成种种形式。铜香炉用途亦有多种﹐有熏衣铜香炉﹑或陈设铜香炉﹑或敬神供佛铜香炉。铜香炉中最知名的是明朝制造的宣德炉。据历史记载,宣德三年,皇帝下旨铸铜炉,合计一万八千余件,现竟然失落得几乎无迹可寻,就连台湾的故宫博物院,也仅收藏了四座。

3、明代宣德炉的特点是什么

宣德炉奇在宣铜金黄、妙在假色蜡茶、型工宋瓷祭器、蜡型压印铸款、明汉文明结晶、宣三千古绝唱。可笑国人不识宣炉数百年,错把东施当西施,宣德炉是明代宫廷制作的一种焚香之器。据文献记载,明代宣德皇帝得到南方暹罗国进贡的风磨铜31680斤,遂命吕震等人参照《宣和博古图》诸书及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烧制的款式典雅的器皿,设计宣德炉的形制,成功绘制成图谱一百一十七种,并命工部吴邦佐于宣德三年依图谱开炉铸造,当时共铸造出三千座;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风磨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