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朱批中的红色
有趣的皇帝朱批奏折看了一些古代皇帝朱批奏折的资料,觉得很有趣,挑出几条,以飱诸友。清代的皇帝大都喜欢在奏折上批知道了三字,但也有特殊的,乾隆皇帝一次在一份奏折上就批了放你的屁四个字,让人难以置信,雍政皇帝一次在奏折上批道: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如同今天霸气外露的霸道总裁。这不是雍政没文化,而是他的真实语言生活的实录。

你起身心里好么?我这里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絮絮叨叨,好像拉家常一样。明代朱元璋对奏折的朱批有时杀气腾腾,他听说沿海有倭冦来犯,便怒而下诏:告诉百姓每,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这真是写足了个性。现在的多是已阅、传阅、同意、照办、下发之类。来源:李子伟/天水民俗学者

因为朱批更醒目啊,现代学生改错还会使用红色的笔了,而且朱批象征了皇帝的身份。皇帝批奏折回复用朱批,我认为主要是为了醒目,同时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为了区分和臣子上奏的颜色不同,就像现在老师批改作业也是用红色的笔。因为用红色的字体来批,就不会出现有漏批的现象。朱批更加的明显,并且朱批能体现出君王的地位。古代臣子有事情给帝王汇报,他们就会写一封奏折给帝王请示,然后帝王会用朱批回复。

相传,帝王用朱批批阅臣子的奏章是从秦始皇开始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日理万机,地方上报的奏折一下就增多了。秦始皇发现用黑笔批阅大臣们的奏折,自己的批复和大臣们写的情况容易混淆,还有可能造成漏批的问题。所以,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用红笔在奏章上面写批示,这样一来,就不容易出错了,也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用朱批也被后面的君主沿用,可见秦始皇制定的东西上到国家制度,下到简单的批示技巧都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1、玉批2、皇帝发布的政治指南叫做“昭”皇帝发布的具体命令叫做“敕”皇帝提出的问题叫做“策”太子或太后或皇后发出的命令叫做“教”。明成祖之后出现内阁,明朝皇帝批阅奏章叫朱批。批红或者朱批。明朝皇帝批阅奏章也叫“朱批”不过皇帝只“朱批”重要奏章,不重要的事情都是内阁“票拟”(就是内阁大学士投票表决,不过基本都是走过场,全由内阁首辅一个人说了算)弹劾官员应该也叫“参”吧。
3、朱批是什么意思奏折是大臣对皇帝的一种报告。皇帝用朱砂红笔批阅的奏折,称为“朱批奏折”或“朱批谕旨”,简称“朱批”,习称“宫中档”,“知道了”、“该部知道”、“该部议奏”,是皇帝批阅大臣奏折的常用语,表示所奏之事“朕”知道了。朱批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旧时红笔所作的批语.,用朱笔写的批语。评校书籍时用朱笔写在书页上的批语,就是用红色的字来批读文章。